人大代表一線護航 金社鎮和美鄉村建設跑出“加速度”
近日,金社鎮人大代表周同飛一行深入云嶺七松中心村建設施工現場,實地督導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工作。施工現場熱火朝天,工人們正緊鑼密鼓推進景觀綠化、道路升級與公共設施配套,從錯落有致的民居改造到整潔通暢的巷道修繕,處處涌動著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。
今年以來,金社鎮人大始終聚焦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項目建設這一民生要事,充分發揮代表“監督員”與“連心橋”作用,引導代表主動下沉一線,當好政策宣講的“傳聲筒”、民意溝通的“減壓閥”、項目推進的“護航員”,以全過程監督保障建設質量,推動惠民舉措落地生根。
為筑牢工程質量“生命線”,鎮人大代表常態化開展駐點調研,帶著問題看細節、盯著難點督進度。在七松中心村施工現場,代表們俯身查看道路路基平整度,仔細核對公共設施建設標準,同時與村民圍坐交流,用通俗語言解讀和美鄉村建設政策,逐條記錄群眾對休閑廣場布局、停車位規劃等方面的建議。“七松中心村建設是改善人居環境的關鍵抓手,既要趕進度更要保質量,必須讓村民住得舒心、過得安心。”周同飛代表一邊翻看施工臺賬,一邊向施工負責人強調。針對近期持續高溫天氣,代表們現場督促施工單位調整作業時間,落實遮陽棚、防暑藥品等保障措施,確保“安全與質量”雙過硬。
“三清四拆”是和美鄉村建設的“先手棋”。周同飛代表堅持每日巡查督導,既緊盯殘垣斷壁拆除、亂堆亂放清理的進度,更注重傾聽村民訴求——對舍不得拆除的老舊農具房,協調規劃保留改造為農耕文化展示點;對鄰里因宅基地邊界產生的糾紛,牽頭組織座談協商,讓拆違清障在和諧氛圍中推進。在工程細節上,他要求主干道“白+黑”鋪設必須達標厚度,組組通道路要兼顧農機通行需求,污水處理設施管網鋪設做到“一戶不落”,確保生活污水收集率、處理率均達100%。
如今,云嶺七松中心村已初顯新貌。昔日的泥濘巷道變身瀝青路面,閑置空地蛻變為口袋公園,家家戶戶門口擺放著分類垃圾桶……這些看得見的變化,正是金社鎮人大代表全程監督、精準發力的生動寫照。鎮人大將持續跟蹤項目建設,嚴把工程質量關、資金使用關、群眾滿意關,力促和美鄉村建設成為經得起檢驗的“民心工程”,讓鄉村顏值與群眾幸福指數同步提升。(王元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