訴求“掌上通” 民生“及時應”
“過去反映農田灌渠堵塞要去鄉(xiāng)里,現在田間地頭拍段視頻就有回應。”在“網上‘胥’事”平臺反映問題得到解決后,銅陵市義安區(qū)胥壩鄉(xiāng)銅典村獼猴桃種植戶李師傅點起了贊,“手機‘一點通’,辦事真方便。”
胥壩鄉(xiāng)是長江江心洲,四面環(huán)江讓群眾反映問題費時費力。2024年8月,胥壩鄉(xiāng)人大借力省智慧人大代表履職平臺,結合自身實際,定制上線“網上‘胥’事”平臺,著力打通基層治理末梢。
為保障平臺上線運行有實效,胥壩鄉(xiāng)人大建立了“三零”機制,即“零距離提交”“零延遲分辦”“零死角督辦”,廣大群眾可以通過文字、語音、視頻等多種形式反映問題,系統(tǒng)會自動派單。
過去洪樓村群眾反映晚間村莊道路漆黑難行,受限于一些條件制約,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圓滿解決。現在通過“網上‘胥’事”平臺,指尖一觸,鄉(xiāng)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以及相關人大代表都及時收到相關信息。很快,路燈安裝工程即提上日程,村民回家的路也得以點亮。
西江村村民提出“夏季出島賣西瓜渡輪班次過少”問題,胥壩鄉(xiāng)人大立即聯動交管部門,協調增設夏季助農“專渡”,早晚班渡輪各延長半小時。
還有一些村民通過“民意留言”板塊提出公共空間設施改造維護等意見建議,建言“和美鄉(xiāng)村”建設。其中多個建議成為鄉(xiāng)人代會民生實事票決入選項目。
胥壩鄉(xiāng)人大還將紅色基因融入平臺運行。依托該平臺延伸“代表流動站”觸角,代表持移動終端深入10個村民組,將一些行動不便以及老戰(zhàn)士、貧困戶等特殊群體訴求優(yōu)先受理。推動“法治微課堂”實現云端普法,推送禁漁退捕政策解讀等。
截至日前,胥壩鄉(xiāng)人大已累計收到群眾通過“網上‘胥’事”平臺提出訴求150余條,辦結率達98%,涵蓋農產品銷售、渡口安全等6個方面,實現了以“小平臺”撬動“大民生”。